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
美术学生喜欢作整幅的画,尤其喜欢给涂上彩色,红一大块,绿一大块,对于油彩毫不吝惜。待涂满了自己看看,觉得跟名画集里的画幅有点儿相近,那就十分满意;遇到展览会,当然非送去陈列不可。因此,你如果去看什么美术学校的展览会,红红绿绿的画幅简直叫你眼花;你也许会疑心你看见了一个新的宗派——红红绿绿派。
整幅的彩色画所以被美术学生喜欢,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从效用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从人生、社会窥见的一种意义,譬如灵肉冲突哩,意志难得自由哩,都会的罪恶哩,黄包车夫的痛苦哩,都是常见的题材。从技巧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对于光跟色彩的研究功夫,人的脸上一搭青一搭黄,花瓶里的一朵大花单只是一团红,都是研究的结果。人谁不乐意把自己见到的、研究出来的告诉人家。美术学生会的是画画,当然用画来代替言语,于是拿起画笔来,一幅又一幅地涂他们的彩色画。
但是,从参观展览会的人一方面说,这红红绿绿派往往像一大批谜,骤然看去,不知道画的什么,仔细看了一会,才约略猜得透大概是什么,不放心,再对准了号数检查手里的出品目录,也有猜中的,也有猜不中的。明明是一幅一幅挂在墙上的画,除了瞎子谁都看得清,为什么看了还得猜?这因为画得不很像的缘故。画人不很像人,也许是远远的一簇树木;画花不很像花,也许是桌子上堆着几个绒线球:怎叫人不要猜?
像,在美术学生看来真是不值得齿数的一个条件。他们会说,你要像,去看照相好了,不用来看画,画画的终极的目标就不在乎像。话是不错,然而照相也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另一种是艺术照相。普通照相就只是个像;艺术照相却还有旁的什么,可是也决不离开了像。把画画得跟普通照相一样,那就近乎“匠”了,自然不好;但是跟艺术照相一样,除了旁的什么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叫做像,不是并没有辱没了绘画艺术吗?并且,丢开了像,还画什么画呢?画画的终极的目标固然不在像,而画画的基础的条件不能不是这个像。
照相靠着机械的帮助,无论普通的、艺术的,你要它不像也办不到。画画全由于心思跟手腕的运用,你没有练习到像的地步,画出来就简直不像。不像,好比造房子没有打下基础,你却要造起高堂大厦来,怎得不一塌糊涂,完全失败?基础先打下了,然后高堂大厦凭你造。这必需的功夫就是木炭习作。
但是,听说美术学生最不感兴味的就是木炭习作。一个石膏人头,一朵假花,要一回又一回地描画,谁耐烦。马马虎虎敷衍一下,总算学过了这一门就是了;回头就嚷着弄彩色,画整幅。这是好胜的心理;巴望自己创造出几幅有价值的画来,不能说不应该,然而未免把画画的基础看得太轻忽了。并且,木炭习作不只使你落笔画得像,更能够叫你渐渐地明白,画一件东西,哪一些繁琐的线条可以.省掉,哪一些主要的线条一丝一毫随便不得。不但叫你明白,又叫你的手腕渐渐熟练起来,可以省掉的简直不画,随便不得的决不随便。这对于你极有益处。将来你能画出不同于照相可是也像的画来,基础就在乎此。
情形正相同,一个文学青年也得下一番跟木炭习作同类的工夫,那目标也在乎像而不仅在乎像。
文学的木炭习作就是短小文字,有种种的名称,小品,随笔,感想文,速写,特写,杂文,此外大概还有。照编撰文学概论的说起来,这些门类各有各的定义跟范围,不能混同,但是不多啰嗦,少有枝叶,有什么说什么,说完了就搁笔,差不多是这些门类的共通点,所以不妨并为一谈。若说应付实际生活的需耍,唯有这些门类才真个当得起“应用文”三个字;章程、契券、公文之类只是“公式文”而已,实在不配称为“应用文”。同时,这些门类质地单纯,写作起来比较便于照顾,借此训练手腕,最容易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目标也在乎像,这个话怎么说呢?原来简单得很:你眼前有什么,心中有什么,把它写下来,没有走样;拿给人家看,能使人家明白你眼前的是什么,心中的是什么,这就行了。若把画画的功夫来比拟,不就是做到了一个像字吗?这可不是三脚两步就能够达到的,连篇累牍写了许多,结果自己觉得并没有把眼前的心中的写下来,人家也不大清楚作者到底写的什么:这样的事情往往有之。所以,虽说是类乎木炭习作的短小文字,写作的时候也非郑重从事不可。譬如写一间房间,你得注意各种陈设的位置,辨认外来光线的方向,更得捉住你从那房间得到的印象;譬如写一个人物,你得认清他的状貌,观察他的举动,更得发见他的由种种因缘而熔铸成功的性情;又譬如写一点感想,你得把握那感想的中心,让所有的语言都环拱着它,为着它而存在。能够这样当一回事做,写下来的成绩总之离像不远;渐渐进步到纯熟,那就无有不像——就是说,你要写什么,写下来的一定是什么了。
到了纯熟的时候,跟画画一样,你能放弃那些繁琐的线条,你能用简要的几笔画出生动的形象来,你能通体没有一笔败笔。你即使不去作什么长篇大品,这短小文字也就是文学作品了。文学作品跟普通文字本没有划然的界限,至多像整幅彩色画跟木炭习作一样而已。
画画不像,写作写不出所要写的,那就根本不成,别再提艺术哩文学哩那些好听的字眼。但是,在那基础上下了工夫,逐渐发展开去,却就成了艺术跟文学。舍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捷径。谁自问是个忠实的美术学生或者文学青年的话,先对于基础作一番刻苦的工夫吧。
作者: 叶圣陶 来自: 《怎样写作》
整幅的彩色画所以被美术学生喜欢,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从效用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从人生、社会窥见的一种意义,譬如灵肉冲突哩,意志难得自由哩,都会的罪恶哩,黄包车夫的痛苦哩,都是常见的题材。从技巧上说,这可以表示作者对于光跟色彩的研究功夫,人的脸上一搭青一搭黄,花瓶里的一朵大花单只是一团红,都是研究的结果。人谁不乐意把自己见到的、研究出来的告诉人家。美术学生会的是画画,当然用画来代替言语,于是拿起画笔来,一幅又一幅地涂他们的彩色画。
但是,从参观展览会的人一方面说,这红红绿绿派往往像一大批谜,骤然看去,不知道画的什么,仔细看了一会,才约略猜得透大概是什么,不放心,再对准了号数检查手里的出品目录,也有猜中的,也有猜不中的。明明是一幅一幅挂在墙上的画,除了瞎子谁都看得清,为什么看了还得猜?这因为画得不很像的缘故。画人不很像人,也许是远远的一簇树木;画花不很像花,也许是桌子上堆着几个绒线球:怎叫人不要猜?
像,在美术学生看来真是不值得齿数的一个条件。他们会说,你要像,去看照相好了,不用来看画,画画的终极的目标就不在乎像。话是不错,然而照相也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另一种是艺术照相。普通照相就只是个像;艺术照相却还有旁的什么,可是也决不离开了像。把画画得跟普通照相一样,那就近乎“匠”了,自然不好;但是跟艺术照相一样,除了旁的什么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叫做像,不是并没有辱没了绘画艺术吗?并且,丢开了像,还画什么画呢?画画的终极的目标固然不在像,而画画的基础的条件不能不是这个像。
照相靠着机械的帮助,无论普通的、艺术的,你要它不像也办不到。画画全由于心思跟手腕的运用,你没有练习到像的地步,画出来就简直不像。不像,好比造房子没有打下基础,你却要造起高堂大厦来,怎得不一塌糊涂,完全失败?基础先打下了,然后高堂大厦凭你造。这必需的功夫就是木炭习作。
但是,听说美术学生最不感兴味的就是木炭习作。一个石膏人头,一朵假花,要一回又一回地描画,谁耐烦。马马虎虎敷衍一下,总算学过了这一门就是了;回头就嚷着弄彩色,画整幅。这是好胜的心理;巴望自己创造出几幅有价值的画来,不能说不应该,然而未免把画画的基础看得太轻忽了。并且,木炭习作不只使你落笔画得像,更能够叫你渐渐地明白,画一件东西,哪一些繁琐的线条可以.省掉,哪一些主要的线条一丝一毫随便不得。不但叫你明白,又叫你的手腕渐渐熟练起来,可以省掉的简直不画,随便不得的决不随便。这对于你极有益处。将来你能画出不同于照相可是也像的画来,基础就在乎此。
情形正相同,一个文学青年也得下一番跟木炭习作同类的工夫,那目标也在乎像而不仅在乎像。
文学的木炭习作就是短小文字,有种种的名称,小品,随笔,感想文,速写,特写,杂文,此外大概还有。照编撰文学概论的说起来,这些门类各有各的定义跟范围,不能混同,但是不多啰嗦,少有枝叶,有什么说什么,说完了就搁笔,差不多是这些门类的共通点,所以不妨并为一谈。若说应付实际生活的需耍,唯有这些门类才真个当得起“应用文”三个字;章程、契券、公文之类只是“公式文”而已,实在不配称为“应用文”。同时,这些门类质地单纯,写作起来比较便于照顾,借此训练手腕,最容易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目标也在乎像,这个话怎么说呢?原来简单得很:你眼前有什么,心中有什么,把它写下来,没有走样;拿给人家看,能使人家明白你眼前的是什么,心中的是什么,这就行了。若把画画的功夫来比拟,不就是做到了一个像字吗?这可不是三脚两步就能够达到的,连篇累牍写了许多,结果自己觉得并没有把眼前的心中的写下来,人家也不大清楚作者到底写的什么:这样的事情往往有之。所以,虽说是类乎木炭习作的短小文字,写作的时候也非郑重从事不可。譬如写一间房间,你得注意各种陈设的位置,辨认外来光线的方向,更得捉住你从那房间得到的印象;譬如写一个人物,你得认清他的状貌,观察他的举动,更得发见他的由种种因缘而熔铸成功的性情;又譬如写一点感想,你得把握那感想的中心,让所有的语言都环拱着它,为着它而存在。能够这样当一回事做,写下来的成绩总之离像不远;渐渐进步到纯熟,那就无有不像——就是说,你要写什么,写下来的一定是什么了。
到了纯熟的时候,跟画画一样,你能放弃那些繁琐的线条,你能用简要的几笔画出生动的形象来,你能通体没有一笔败笔。你即使不去作什么长篇大品,这短小文字也就是文学作品了。文学作品跟普通文字本没有划然的界限,至多像整幅彩色画跟木炭习作一样而已。
画画不像,写作写不出所要写的,那就根本不成,别再提艺术哩文学哩那些好听的字眼。但是,在那基础上下了工夫,逐渐发展开去,却就成了艺术跟文学。舍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捷径。谁自问是个忠实的美术学生或者文学青年的话,先对于基础作一番刻苦的工夫吧。
作者: 叶圣陶 来自: 《怎样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