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朴素”好过“文采飞扬”
一次,在一重点中学听一位京城来的名师上高考话题作文指导课,名师选用的话题是“温暖”。
一位学生这样写:温暖是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温暖是情人“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的守望,温暖是友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期盼。
另一学生写道:温暖是我中午在家闻到的浓浓的药香。今天中午,我推开门,一阵药味直冲出来。我浑身一热,似觉严寒的冬天一阵暖风吹来,我听到电饭锅里突突的响声,看见奶奶躺在沙发上四周被药香包围着。
奶奶得了肝病,腹部有了积水,卧床了三个月。每当看到她在床上用手摸着浮肿的腹部,痛苦地呻吟,全家人都脸色凝重。爸爸更是焦躁不安,好几次他在房间里暗暗流泪。爸爸十岁就没了父亲,是奶奶一个人艰难地让他读书,上大学。她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家里吃穿不愁了,她却得了这个病。
奶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着爸爸妈妈。今天我推开门,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知道奶奶可以自己下床了,可以自己煎药了。我叫了一声“奶奶”,她朝我轻轻地应了一声。
听到她平缓的回答,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感到温暖极了。
名师这样点评:第一位同学写得很大气,显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厚实的文化底蕴,这样的作文,有文化亮点,高考一定能吸引老师的眼球,一定可得高分;第二位同学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有丰富的感情,但作为应试作文,可能较难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因为太过平常与消极,不够大气,语言亦缺乏韵味,欠缺诗意。
作为一个深谙高考作文规则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似乎应该附和名师的说法。我也确乎曾在教学实践中花大力气去指导学生写以词藻华丽的排比句做开头的作文。
但是说心底话,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文章。简单说,第一位同学无非在掉书袋,其文字其实与生活有隔,与自我体验有隔,与温暖有隔,一句话,就是言不由衷。第二位同学好就好在虽平淡但无隔,表达出了生命的真切体验,正所谓“心底流泉始觉清”。为什么我们不能旗帜鲜明地给这一类文章高分?
孙绍振说:平淡的叙述最有力量。作文之道,平淡朴素也有好过厚重隽永文采飞扬之处,正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虽然没有黄蓉家传的“落英缤纷掌”好看,但更有效。
这里,我真想请这位名师点评一下下面这段小文章: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这一段文字似乎也并不大气,也不能显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厚实的文化底蕴,也没有文化亮点,只是用平淡的语句写了一段自己一家人在台州过冬天的情形。这样的文字,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吗?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得满分吗?一句话,名师对第二位同学的点评似乎可以一字不易按在这段文字上。
但是懂得一点文章之道的人都会认可“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真是人世间最美最温暖的亲情图。 而“台州似乎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这样平淡而笨拙的句子里又蕴含着多少深情与温暖!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这个朴素平淡、内敛节制的句子底下其实沉睡着一座情感的火山。那一份与亲爱者阴阳相隔的痛楚竟能化为如此平淡朴素的叙述,作者的文字造诣真是炉火纯青。
其实这段文字的原题是《冬天》,作者是朱自清。我以为这篇文章比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荷塘月色》好多了,后者语言华丽却与人不亲。只是朱先生这篇文章如果是高考作文,拿满分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
看着这几年的满分卷,不是诸如《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之类的历史演绎,就是情感浓郁的抒情散文,或是情节跌宕起伏的小小说,还有文体移植变新的文章,诸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语言上,不是“跟着柳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就是“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分执着,带着诚信上路,踏出一路风光”之类诗意飞扬、韵味悠长的句子。
我以为,按现在这种高考作文判卷标准,余秋雨可以得高分,而文笔清新朴素的周作人、孙犁、许地山、废名、沈从文、朱自清的得分都会比较难看。
衷心希望2015年的高考,各省都会涌现出一批朴素平淡情感真挚的满分作文。
作者: 张祥听
一位学生这样写:温暖是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温暖是情人“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的守望,温暖是友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期盼。
另一学生写道:温暖是我中午在家闻到的浓浓的药香。今天中午,我推开门,一阵药味直冲出来。我浑身一热,似觉严寒的冬天一阵暖风吹来,我听到电饭锅里突突的响声,看见奶奶躺在沙发上四周被药香包围着。
奶奶得了肝病,腹部有了积水,卧床了三个月。每当看到她在床上用手摸着浮肿的腹部,痛苦地呻吟,全家人都脸色凝重。爸爸更是焦躁不安,好几次他在房间里暗暗流泪。爸爸十岁就没了父亲,是奶奶一个人艰难地让他读书,上大学。她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家里吃穿不愁了,她却得了这个病。
奶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着爸爸妈妈。今天我推开门,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知道奶奶可以自己下床了,可以自己煎药了。我叫了一声“奶奶”,她朝我轻轻地应了一声。
听到她平缓的回答,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感到温暖极了。
名师这样点评:第一位同学写得很大气,显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厚实的文化底蕴,这样的作文,有文化亮点,高考一定能吸引老师的眼球,一定可得高分;第二位同学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有丰富的感情,但作为应试作文,可能较难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因为太过平常与消极,不够大气,语言亦缺乏韵味,欠缺诗意。
作为一个深谙高考作文规则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似乎应该附和名师的说法。我也确乎曾在教学实践中花大力气去指导学生写以词藻华丽的排比句做开头的作文。
但是说心底话,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文章。简单说,第一位同学无非在掉书袋,其文字其实与生活有隔,与自我体验有隔,与温暖有隔,一句话,就是言不由衷。第二位同学好就好在虽平淡但无隔,表达出了生命的真切体验,正所谓“心底流泉始觉清”。为什么我们不能旗帜鲜明地给这一类文章高分?
孙绍振说:平淡的叙述最有力量。作文之道,平淡朴素也有好过厚重隽永文采飞扬之处,正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虽然没有黄蓉家传的“落英缤纷掌”好看,但更有效。
这里,我真想请这位名师点评一下下面这段小文章: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这一段文字似乎也并不大气,也不能显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厚实的文化底蕴,也没有文化亮点,只是用平淡的语句写了一段自己一家人在台州过冬天的情形。这样的文字,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吗?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得满分吗?一句话,名师对第二位同学的点评似乎可以一字不易按在这段文字上。
但是懂得一点文章之道的人都会认可“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真是人世间最美最温暖的亲情图。 而“台州似乎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这样平淡而笨拙的句子里又蕴含着多少深情与温暖!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这个朴素平淡、内敛节制的句子底下其实沉睡着一座情感的火山。那一份与亲爱者阴阳相隔的痛楚竟能化为如此平淡朴素的叙述,作者的文字造诣真是炉火纯青。
其实这段文字的原题是《冬天》,作者是朱自清。我以为这篇文章比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荷塘月色》好多了,后者语言华丽却与人不亲。只是朱先生这篇文章如果是高考作文,拿满分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
看着这几年的满分卷,不是诸如《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之类的历史演绎,就是情感浓郁的抒情散文,或是情节跌宕起伏的小小说,还有文体移植变新的文章,诸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语言上,不是“跟着柳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就是“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分执着,带着诚信上路,踏出一路风光”之类诗意飞扬、韵味悠长的句子。
我以为,按现在这种高考作文判卷标准,余秋雨可以得高分,而文笔清新朴素的周作人、孙犁、许地山、废名、沈从文、朱自清的得分都会比较难看。
衷心希望2015年的高考,各省都会涌现出一批朴素平淡情感真挚的满分作文。
作者: 张祥听